新常态下的市场经济变量
新冠疫情冲击全球经济,造成日常消费紧缩,并影响企业在市场行销上的方式与决策;有些消费改变是暂时的,有些是不可回复的,也有些变动则是持续进行中;因此,在后疫情时代的新常态下,企业经营管理思维更需要面面俱到,以因应不确定的市场经济变量。在此建议企业人资可从市场变量 VS 策略/商业模式、科技运用 VS 营运/管理模式,到工作效益 VS 工作/用人模式等三层次的考量上著手,对企业经营策略-组织策略-人资策略做必要的因应调整。
企业经营策略转化的新视界
企业经营策略要如何转化?必须先问自己三个“核心问题”,包含:公司的核心资源有哪些?核心能力是否足够?核心业务要如何强化?厘清整个脉络后,再进一步谈如何调整企业的经营策略。
所谓“核心资源”,简言之就是经营者可运用的内外部资源。一般来说,企业内部资源往往有限,因此多数管理者会寻求外部资源的集成,常见方式为:外包/伙伴、合作/结盟、并购/参股…等等;当确认可掌控的核心资源后,接著就是要检视相对应的“核心能力”,包含:组织能力、管理能力与应变能力,此又与人才培育息息相关!要知道,“人才”与“人力”有所不同,人力是支持人才价值运作的作业基础,但未必要全部安置在企业内部(应视业务范畴而有所差别)。企业应将经营重点放在“核心业务”的推进与人才培育上,适切地将“非核心业务”之人力运用委外,以减少企业包袱,蓄积组织能量。在厘清前述三项“核心思维”后,就要进行经营、组织、人才三项盘点。
经营盘点,即审视上述三项核心思维是否清晰充沛;组织盘点,意指盘点内部营运机制、组织能力和人才价值是否足以充份发挥;至于人才盘点,则侧重人才适性定位/潜能开发/价值创造上是否符合事业发展趋势,如有不足又该如何培育补强…等。在完成上述盘点之后,就要思索该如何调整商业模式、营业模式、用人模式了!
商业模式-营运模式-用人模式的必然调整
这里提供一个基本雏型,每一个模式都需考量到侧重面的关联性影响与变化,再去做必要的因应调整;如下图:从上到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变化过程,从左至右则是呼应前项变化下,企业主与主管们应规划发展的方向。
企业经营管理更上层楼的六大掌握
综合前述所说,企业经营策略-组织策略-人资策略在因应后疫情时代的市场转化上,应从三项核心思维到三大关联模式都做好深入思考,妥善规划,才能因应市场的不确定性与经营挑战;接续下来,就让我们来谈谈如何让企业在经营管理方面更上层楼的“六大掌握”:
一、 经营更深微:觉察企业在市场的位置,确认企业应有的专业纵深,并从深微处扎根经营,以强化整体竞争力!
二、 策略更机变:在三层次运作策略上要更机灵变通,才能因应产业与市场快速变化;若一昧采取固著型式恐被淘汰!
三、 伙伴更多元:先确立自己的经营主型,再集成其它产业、领域的资源,如:行销、通路、信息、研发…等;广泛运用外部伙伴资源,最有利组织成长茁壮!
四、 组织更精实:追求精实化组织打造后,就能以最小的投资,创造最大的价值;同时提高企业整体营运效能,避免无谓的虚耗。
五、 人才更精练:在辨识人才-挖掘人才潜能下,适时的调整人才角色与职务,以吻合组织发展需求,创造更高的价值!
六、 人力更弹性:呼应前段的“核心思维”,轻装才能远行,区分出核心业务与非核心业务,弹性运用人力并适度外包,以减轻组织内庞大且长期的人力负担。
疫情持续冲击,正是企业沉潜“再出发”的最好时机;后疫情时代,经营管理者若能循序掌控上述思维与观点,从深微著手并调整步伐,在面临大环境急转直下时,也能重复咀嚼,让企业更从容应对、降低损害,进而成为突破转型的契机。
资料来源:
本文由:one体育 提供